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浮选试验:复配捕收剂最佳复配比和用量
> 基于界面张力弛豫法考察羟基取代烷基苯磺酸盐的界面扩张流变性质(三)
> 纳米渗吸驱油剂种类、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等机理研究(四)
> 草莓视频性福宝按测量原理分类
> 表面张力为35.5 mN m−1可提高水凝胶涂层仿生水下非粘着超疏油性能
> 基于阴离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最佳强化润湿高效驱油体系——结果与讨论、结论
> 压力、温度、碳原子数及分子结构对CO2-正构烷烃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与讨论
> 纳米沸石咪唑酯骨架ZIF-8颗粒的油水界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及岩心驱替实验——摘要、材料与方法
> 基于液-液界面张力(γL–L)的界面调控非均相微乳电解液设计新策略
> 便携式自动草莓视频性福宝主要技术特征
推荐新闻Info
-
> 反离子盐KBr浓度对酰胺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三)
> 基于孔溶液表面张力和黏度测试揭示增稠剂对流变参数和气泡结构的影响机制(二)
> 基于孔溶液表面张力和黏度测试揭示增稠剂对流变参数和气泡结构的影响机制(一)
> 反离子盐KBr浓度对酰胺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二)
> 反离子盐KBr浓度对酰胺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一)
> 典型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起泡剂的界面行为对泡沫性能的影响机制
> 新无氰白铜锡电镀液及电镀方法可降低表面张力,促进镀液对复杂工件的润湿
> 一种耐超高温酸液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纳米渗吸驱油剂种类、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能力等机理研究(四)
> 复合驱中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研究
不同类型的碱、pH值对孤东油田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上)
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浏览 367 次 发布时间:2025-09-04
摘要:为了深入认识碱与原油之间的作用规律,对酸值较高的孤东油田原油进行了研究,通过提取石油酸,切分原油组分,考察了碱的类型、pH值对不同原油组分模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碱和无机碱分别与孤东油田原油作用,界面张力变化规律不同,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无机碱溶液使孤东油田原油界面张力下降至最低值后不再变化,而有机碱溶液使原油的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界面张力最低值对应的有机碱质量分数为1.0%;有机碱与原油酸性组分作用生成活性物质,可降低界面张力,使动态界面张力曲线呈“V”形或“U”形;有机碱与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组分作用均可产生活性物质,初始界面张力最低,后逐渐升高;有机碱与原油中饱和分、芳香分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大庆油区和胜利油区的先导试验和扩大试验结果表明,ASP三元复合驱技术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其中碱的主要作用是与原油中的酸性组分发生反应生成活性物质,与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产生协同作用。但矿场注入水中钙镁等二价离子的含量较高,无机碱三元体系由于结垢严重和乳化采出液处理难等问题导致难以大规模推广。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区孤东油田原油使用氢氧化钾溶液滴定平均酸值高达2.98 mg/g,比较适合开展三元复合驱,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对驱油机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希望寻求一种能够克服结垢和乳化的替代碱,以发挥三元复合驱的优势。2006年,Berger等使用有机碱对三元复合驱技术进行了改进,2008年葛际江等研究了聚氧丙烯壬基酚醚硫酸酯盐与碱混合体系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对有机碱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进一步认识有机碱替代无机碱的可行性,笔者以孤东油田原油为研究对象,对比了碱性强弱相当的碳酸钠、小分子胺类和有机碱OA与原油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有机碱水溶液与原油各组分模拟油之间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
1实验准备及方法
1.1实验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包括:402型电热真空干燥箱、ZFQ81型旋转蒸发仪、dIFT双通道动态界面张力仪、原油族组分分离玻璃管柱等。
实验所用药品包括:分析纯的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醇、苯、氯仿、盐酸、氢氧化钠、三甲胺、有机碱OA、碳酸钠,粒径为0.149~0.075 mm的中性氧化铝,粒径为0.177~0.149 mm的层析硅胶。
实验用原油取自胜利油区孤东油田3号联合站外输油,其在70°C下粘度为65 mPa·s,原油使用氢氧化钾溶液滴定酸值为3.00 mg/g。
1.2实验方法
酸性组分分离实验步骤包括:①将一定质量的孤东油田原油用正己烷稀释,加入含氢氧化钠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后静置分层,分离出下层的醇碱溶液,用醇碱溶液对原油进行多次萃取;②用正己烷反萃取醇碱萃取液至正己烷层为无色,再用醇碱溶液萃取,在冰浴中用盐酸将醇碱萃取液的pH值调至1~2,常温下用二氯甲烷萃取浓缩的醇碱萃取液至二氯甲烷层为无色且水洗至中性,常压蒸馏将二氯甲烷去除,再在真空烘箱中烘至恒重,即得酸性组分。
族组分分离称取定量孤东油田原油,参照SY/T5119—2008中柱层析法将其分离,获得原油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4种组分。
界面张力测定在实验温度为70°C,实验用水矿化度为9675 mg/L,钙、镁离子质量浓度为311 mg/L的条件下,利用芬兰Kibron dIFT双通道动态界面张力仪参照SY/T5370—1999中旋转滴法测定界面张力。